近期,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乡班康村大海子组的烟田里,一排排玉米苗整齐地生长在烤烟墒上。这是当地烟农在烤烟采收后,利用烟墒套种玉米的创新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烟农带来了额外收入。
烤烟产业一直是四排山乡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难以进一步提高收益。过去,烤烟采收后,烟田便进入“休眠期”,土地闲置4个多月,土地、肥力白白浪费。
为此,当地农业部门积极推广“烤烟+玉米”轮作套种技术,引导烟农在烤烟中部叶采收后,及时播种玉米,充分利用烟墒剩余肥力实现“一地双收”。“烤烟植株间的玉米苗既不遮挡烤烟通风透光,又充分利用了土地间隙。这种套种模式投入少、见效快,而且不影响来年的烤烟种植规划。”大海子村民小组小组长何朝贵介绍,烤烟采收后,烟田仍具备良好的土壤条件,种植玉米既不需要额外施肥,又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玉米生长周期短,市场销路稳定,预计每亩可为烟农增收1000元以上。
农业技术人员表示,玉米与烤烟轮作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烤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四排山乡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烟农开始尝试。
近年来,耿马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探索“烤烟+N”高效农业模式,推动烤烟产业提质增效。玉米烤烟轮作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当地将继续优化种植结构,加强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增收,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完)(李延润)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